[全國二手農機車輛交易市場]1.6萬家農機經銷店的“存亡時刻”
1.6萬家農機經銷店的“存亡時刻”
汽車流通界的扛把子,龐大集團宣布申請破產重組,據說300億體量的恐龍級的汽車經銷商,壓垮駱駝的居然是1700億元的貸款,龐大事件只是個引線,汽車行業(yè)將迎來三十年來最大的“倒閉潮”。
聯想到農機行業(yè),從今年行業(yè)整體表現,和經銷商的實力來看,肯定日子要比龐大更難過,畢竟龐大類的經銷商前期是賺了大錢的,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不管多大的駱駝,最終還是由于沒有錢而“渴死”了。
那么,農機行業(yè)會怎么樣呢?筆者判斷,農機經銷商也到了最危險的時刻,2020年開始,也將出現一波倒閉潮,1.6萬家農機經銷商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1. 農機經銷商處于產業(yè)鏈的底層,是成本和風險轉嫁的洼地。
這句話很多人可能聽不懂,但只要想想你身邊發(fā)生的事就知道了,相對看,在整個農機行業(yè),上游的生產企業(yè)很強勢,處于產業(yè)鏈的主導地位,行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是生產企業(yè)制定的,農機經銷商只有接受的份,這是因為生產企業(yè)普遍體量很大,比如約翰迪爾銷售收入1800多億,而國內農機經銷商銷售規(guī)模普遍是幾千萬,甚至幾百萬,體量不對等,話語權也不一樣。
通常情況下,在行業(yè)形勢好的時候,生產企業(yè)更強勢,生產企業(yè)有很強的議價權,在行業(yè)不好的時候,生產企業(yè)想方設法將成本和市場壓力轉嫁給經銷商,所以說不管形勢好不好,經銷商日子都不好過,當然當前行業(yè)下行期,日子就更難了。
2. 十年的溫水,煮熟了青蛙,很多已經失去了市場能力。
這個不是夸張,據筆者從一線了解到的情況,現在的經銷商基本上還是靠農機補貼政策活著,如果沒有這個政策,80%以上的經銷商會在一夜之間死掉。
在補貼政策的溫床上躺的太久了,很多經銷商打市場的功夫全無,比如主動跑用戶、搞推廣演示,這些經銷商的正常的工作,現在很多農機經銷商不會干,仍在坐困愁城,等著用戶上門,但據筆者市場觀察,近兩年在很多大市場上,即使是4月、5月的銷售旺季,一天之中也難得見到幾位用戶,所以坐店銷售肯定是不行了,經銷商要主動尋找用戶,但就連這最基本的要求,對他們來說已經很難。
3. 以傳統農機和動力產品為主,量價齊降,無法養(yǎng)活自己。
大家都清楚農機行業(yè)是同質化的重災區(qū),在經銷渠道上表現的尤其是突出。
筆者每到一個地區(qū),都會有意識的去考察農機經銷商,結果發(fā)現北方地區(qū)的經銷商同質化經營尤其嚴重,絕大多數經銷商的銷售的產品只有拖拉機和聯合收獲機,很多經銷商甚至只賣拖拉機,農機具也寥寥無幾。
但傳統的拖拉機、小麥聯合收獲機、水稻聯合收獲機、插秧機等都飽和了,表現在市場上就是銷量的下降,筆者估計在30%-50%,并且是連續(xù)三年的下降了,另一方面是產品價格的普遍的調低,幅度應該在10%-35%之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連續(xù)三年的量價齊降,有多少經銷商能撐得住?
4. 盈利模式單一,說不上有什么抗風險的能力。
目前絕大多數農機經銷商,其商業(yè)模式可以簡單的總結為一個字“賣”!
也就是只會賣農機,并且是傳統的渠道銷售,盈利模式相當單一,而從2015年開始傳統農機飽和,銷量明顯下降之后,這些經銷商的就逐漸的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考察歐洲和美國的農機經銷商,有全國二手農機車輛交易市場些經銷商的二手農機的銷售甚至比新機利潤還要高,另外服務收入、金融工具收入和作業(yè)收入等都占很大比例,是多點盈利的模式,值得國內農機經全國二手農機車輛交易市場銷商反思和學習。
有人說2020年是過去10年最艱難的一年,但也是未來10年最好過的一年!這充分說明行業(yè)周期的長期性、艱巨性,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最危險的是還是農機經銷商,1.6萬家農機經銷店已到“存亡時刻”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chexing/3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