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二手農機拖拉機本地市場]太白:綠菜園里結出的“金疙瘩”
太白:綠菜園里結出的“金疙瘩”
陜西農村網-陜西農村報訊(胡陜西二手農機拖拉機本地市場劍楠 報道)“一畝八分地的甘藍,今年賣了兩萬多元,趁年底趕緊去買個小轎車,咱也過一陜西二手農機拖拉機本地市場把城里人的生活”太白縣咀頭鎮(zhèn)塘口村七組的王麥成興高采烈地說。夏季賣菜熱,冬季買車熱,儼然已成為塘口村的一個熱鬧景象。
塘口村作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村、太白縣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標桿村,近年來通過調整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產業(yè)鏈條、采用標準化技術、貫穿全程機械化作業(yè)等措施使該村的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不斷邁向新的高度。
正如村黨支部書記楊海全所說,三四月份育苗的時候,農技中心的專家就通過農技寶告知大家今年品種的選擇。五六月份種植的時候,拖拉機、移栽機、覆膜機、遙控植保飛機等一系列的洋玩意就節(jié)省了很多的人工,并且這些機器的采購還都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群眾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費用。七八月份蔬菜正在茁壯成長的時候,殺蟲燈、黃板等一些物理防蟲的器械就會出現(xiàn)在田間地頭。九十月份蔬菜上市了,最低保護價、訂單收購、綠色通道、專項補貼等一系列的惠民惠農政策為菜農的銷售保駕護航。農閑的時候,育苗、田間管理、市場營銷、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的相關各類培訓接踵而至,為群眾忙充電、增知識。當然這些都離不開黨的關懷,蔬菜全程發(fā)展始終有農業(yè)人的身影伴隨左右,農民群眾的心里都充滿信心。
塘口村有村民302戶,高山有機蔬菜就是該村的支柱產業(yè),全村共種植甘藍、白菜、菜花、萵筍等蔬菜5000多畝,全村種植蔬菜的收入共計達到3000多萬元,真正做到了綠菜園里結出了“金疙瘩”。臨近年底了,不少村民都購買了小轎車,價格從7萬元到12萬元不等,今年就有30多戶農民買了車。
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了,農民致富了,生活質量提高了,買車、買陜西二手農機拖拉機本地市場房就成為了趨勢,但是群眾的精神生活也同物質生活一樣,也在不斷發(fā)展提高。農村人也享有了城里人該有的生活,這一切都源于綠菜園里結出的“金疙瘩”。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ershou/2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