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絳二手小麥收割機]2021年暴雨洪澇災害后機收機種情況存在的困難的思考
2021年暴雨洪澇災害后機收機種情況存在的困難的思考
2021年機收機種情況2021年新絳縣共有各類農機具7428臺,總動力280510千瓦,同比增長22051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機新絳二手小麥收割機 1670臺200400千瓦;小型拖拉機273臺19110千瓦;小麥收獲機452臺49720千瓦;玉米收獲機486臺 53460千瓦;配套機具4541臺件,全縣小麥綜合機械化水平99.2%,玉米綜合機械化水平69%,主要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76 %.全年完成機耕面積69萬畝,機播面積61萬畝,機收面積57萬畝。(2021由于雨水較多導致機械無法進地作業(yè),人工收獲面積變大,所以在玉米綜合機械化率層面下降了20個百分點,新絳全年機收面積也減少了9萬畝)。存在的困難全縣糧食烘干設備極度缺乏。全縣僅有大型烘干塔3套,其余上百套小型烘干設備只能用于烘干花椒等系列農作物,由于持續(xù)降雨導致玉米收獲后,由于濕度大,無法及時晾曬而造成玉米損失嚴重,與糧食減損初衷背道而馳。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嚴重不足。2021年機補資金394萬元,兌付3 新絳二手小麥收割機94萬元,補貼各類農機具總共566臺(套),受益農戶481戶。其中大中型拖拉機47臺 ;玉米收獲機械17臺; 谷物收獲機械9臺 ;耕整地機械110臺(套);種植施肥機械20臺(套); 其他各類小型機具363臺(套)。但是由于無法預測天氣情況,受持續(xù)降雨、洪澇災害等情況的影響,導致地面濕滑、泥濘,原先購置的大部分機具都無法進行入地作業(yè),部分農機操作手又及時購買適合進地作業(yè)的履帶式聯(lián)合收割機,但是由于補貼資金已經全部用完,農機購買戶必須全款購買機具,導致農民負擔加重,購買機具的積極性極大受影響,全縣僅采購適合進地作業(yè)的履帶式籽粒收獲機18臺,不得已又從河南安陽當?shù)鼐o急協(xié)調了30臺左右的履帶式收獲機才能僅僅應急,機具量嚴重不足,導致機收嚴重滯后,另一方面往年收獲一畝玉米農民往往只需要負擔80元的費用,今年用籽粒收獲機需要150元,這又極大的增加了農民的負擔。農機整體售后服務難以跟上市場的步伐。農機產品的銷售對象是分布于各地的農民,點多面廣。零星分散,給生產廠家售后服務帶來諸多困難。售后服務網絡覆蓋面如果鋪開,一些企業(yè)沒有這個實力。導致區(qū)域內高水平專業(yè)技術服務人員比較少。售后服務跟不上。培訓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要。但時間短,且大多為理論培訓,實際操作培訓較少,機手接受新技術的能力不強,培訓效果很難保證。秋收大忙時節(jié),一旦機械出現(xiàn)問題找不到服務人員,會貽誤農時,損購機戶利益。土地經營思想與農民意識存在偏差。隨著我國的裝備制造業(yè)發(fā)展越來越快,機械向著大型化發(fā)展的趨勢越發(fā)明顯,但是受限于我國農民的小農意識影響,在土地流轉及土地托管方面的發(fā)展速度相對落后,導致市場有大型機具,但是無法實行大面積作業(yè),單打獨斗嚴重,極大的影響了收獲效率。高端農機人才極度短缺。沒有農業(yè)機械的現(xiàn)代化就沒有農業(yè)的現(xiàn)代化,現(xiàn)代化的東西需要高端的技術人才來操作,近年來,農機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蓬勃向上,僅新絳縣2021年在農機發(fā)展中心備案的合作社就有16家,但是蓬勃發(fā)展的背后暴露出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高端農機人才的嚴重不足,16家農機合作社理事長,15家理事長是初中學歷,1家小學文化水平,剩余的農機操作手更是大部分都是小學文化,農機發(fā)展日新月異,操作人的文化水平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其經營思路、管理方式、財務管理等等與市場嚴重不符,從而導致合作社效益普遍比較差,甚至出現(xiàn)負盈利的情況。建議加大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投入,充分發(fā)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導向作用和強化各類收獲機械質量監(jiān)管,把不合格、不耐用、不適用的產品擋在政策支持范圍之外,切實提高裝備質量。根據(jù)連陰雨天氣收獲后的玉米自然晾曬條件不夠不適合直接儲藏的實際情況,積極推廣機械化及時烘干,與我縣農機經銷商積極聯(lián)系,加大烘干設備的采購力度,新絳二手小麥收割機同時在農機購置補貼方面積極向烘干設備傾斜,確保烘干設備的及時供應。實事求是的針對墑情適宜地塊,寧早勿晚、搶抓農時,壓茬推進玉米收獲和小麥播種,擴大適播面積。對土壤濕度過大地塊,適時深松排澇散墑,瀝出耕層滯水,做到適墑播種;對田間積水嚴重的地塊,動員各方力量,抓緊抽排積水;對一般積水地塊,盡快疏通溝渠排水,開挖深溝瀝水,為播種機具盡快進地創(chuàng)造條件。持續(xù)推進扎實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充分發(fā)揮農機培訓項目的優(yōu)勢,繼續(xù)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訓的力度,努力爭取項目資金,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強化培訓措施,不斷提升農機技術水平。農機生產廠家和技術推廣部門要利用農閑季節(jié),采取集中授課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如加強技術培訓,確保培訓效果。農機有關部門要做好組織管理;建立產品質量追蹤和召回機制。及時解決農民使用農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有問題的機具,堅決從農機補貼目錄中取締,并要求生產企業(yè)做好售后服務工作。
農機大全網(m.97661a.com)發(fā)布·(2022-07-12 08:00:05)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ershou/4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