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內二手農機車轉讓:從“地頭貨”到“名牌產品”
新華社石家莊4月24日電(記者范世輝)4月,走進河北省大名縣張鐵集鄉(xiāng)2萬余畝沙土田里,農業(yè)機械正歡快地轟鳴,忙碌的人們在地里挖溝、施肥、埋種,一派火熱的山藥種植景象。 大名縣的白玉山藥今年種“火”了。去年,白玉山藥在田間地頭賣給收購商,被壓價極低。今年,小山藥有了“地域品牌”,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對接市場,預期效益可達往年的3倍左右。那么,小山藥是如何“翻身”的? 在張鐵集鄉(xiāng)萬畝山藥溯源工程高產種植示范基地,大名縣農產品推廣服務協會會長袁殿均正在市、縣農業(yè)農村局執(zhí)法人員的共同監(jiān)督下指揮工人種山藥。 袁殿均介紹起今年山藥種植新變化:“市縣的執(zhí)法人員是專程請來監(jiān)督用藥及施肥安全的。將來,每一根山藥用的什么藥,施的什么肥,來自哪塊地,輕輕一掃二維碼就能一目了然?!?去年,張鐵集鄉(xiāng)開展了50畝的“二維碼”山藥實驗田種植,收獲后,一袋5斤裝的山藥在網上就賣到了28元,價格是其他山藥的3倍。嘗到了甜頭的張鐵集鄉(xiāng)今年開始在全鄉(xiāng)推廣種植。 大名縣農業(yè)農村局局長李興濤說,去年以來,他們縣大力實施特色農業(yè)品牌化發(fā)展戰(zhàn)略,為張鐵集山藥申請了地域品牌“張鐵集山藥”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有了品牌,山藥種植就有了更為廣闊的效益提升潛力。 然而,小山藥在直接對接市場上還需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卡口”。 在大名縣電子商務中心,袁殿均向記者展示了他們建設的微信小程序——大名特產農副產品商城,商城頁面除了展示銷售去皮山藥、禮盒裝貢品山藥等地域品牌“張鐵集山藥”的產品,還有大名縣特色花生、大蒜、紅薯等農業(yè)產品。通過頁面不僅可以方便快捷地下單購買產品,還能溯源查詢產品從種植到收獲的詳細信息。 張鐵集鄉(xiāng)黨委書記董建強說,“張鐵集山藥”未來要走的路就是“互聯網+”農業(yè),通過打響地域品牌,讓小山藥直接對接終端購買市場,讓消費者購買質優(yōu)價低的產品,讓種植戶好產品賣大名縣內二手農機車轉讓上好價錢。 今年,大名縣還將依托張鐵集鄉(xiāng)扶貧產業(yè)孵化園謀劃建設山藥專業(yè)倉儲批發(fā)市場,拓寬山藥銷售渠道,提升銷售議價能力,推進山藥酒、山藥粉等大名縣內二手農機車轉讓山藥深大名縣內二手農機車轉讓加工項目建設,讓品牌農業(yè)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農業(yè)支柱產業(yè)。(完)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ershou/5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