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農機二手交易市場:河南農業(yè)生產方式的變化
拼版照片:左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郾城縣萬金公社社員在踩水車澆田(魏德忠攝);右圖為2017年3月9日,在河南省??h王莊鎮(zhèn)一處麥田里,自走式智能噴灌機在進行噴灌作業(yè)(新華社記者李安攝,無人機照片)。
河南是我國農業(yè)大省,素有“中原糧倉”的美譽。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河南農民日常的農田勞作發(fā)生很大改變,農業(yè)機械化,農業(yè)科技化,提高了農業(yè)生產的效率和質量。越來越多的農民,逐步告別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更多先進的農業(yè)設備和管理模式,出現(xiàn)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華社發(fā)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偃師縣萬畝豐產區(qū)開鐮收割小麥(新華社記者唐茂林攝);下圖為2021年6月6日,在河南省周口市黃泛區(qū)農場九分場的麥田里,農機手操作收割機收獲小麥(新華社記者李安攝,無人機照片)。
拼版照片:左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偃師縣的群眾在麥田追施草木灰等肥料(新華社記者唐茂林攝);右圖為2021年4月14日,在河南省商水縣南陵村一處高標準農田里,種糧大戶邱守先在查看水肥一體機(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20世紀60年代,河南省汝南縣滅蝗指揮部工作人員在查看蝗災情況(新華社記者張青云攝);右圖為2021年4月14日,在河南省商水縣南陵村一處高標準農田里,工作人員在查看高空昆蟲控誘設備接蟲盒里昆蟲的種類和數(shù)量,了解蟲情(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20世紀60年代,河南省中牟縣八崗公社八崗大隊第三生產隊的社員在選購夏收農具(新華社記者唐茂林攝);右圖為2021年5月26日,在河南省鄧州市的一個農機設備停放處,工作人員在查看農機設備(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西華縣昆山集體農莊群眾在打井(新華社記者孫靜攝);下圖為2017年3月9日,在河南??h王莊鎮(zhèn)一處麥田旁,工人在安裝灌溉用的機井抽水泵(新華社記者李安攝,無人機照片)。
拼版照片:左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滎陽縣廣武農業(yè)社社員在測量、記錄地溫(謝延華攝);右圖為2021年4月14日,工作人員在河南省商水縣農業(yè)物聯(lián)網控制中心內工作(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洛陽市郊區(qū)石人鄉(xiāng)的群眾用治蟲桿子打農藥(新華社記者楊震河攝);下圖為2018年4月25日,在河南省溫縣武德鎮(zhèn)南徐堡村一處農田里,工作人員操作無人機噴灑農藥(新華社記者李安攝,無人機照片)。
拼版照片:上圖為20世紀70年代,河南省鄭州市郊區(qū)花園口公社的社員用電動脫粒機打稻(新華社記者陸周口農機二手交易市場軻攝);下圖為2周口農機二手交易市場016年6月15日,在河南省方城縣一處糧食收購點內,工作人員使用傳送機將收購的小麥入庫(新華社周口農機二手交易市場記者李安攝)。
來源: 新華網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ershou/78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