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丁湖二手農機銷售電話:期貨市場服務“三農” 解決種糧大戶“成長的煩惱”
【編者按】日前“第十屆中國玉米產業(yè)大會”在大連成功召開。十年來,背靠期貨市場,玉米產業(yè)從種植、加工至飼料、養(yǎng)殖等各鏈條均顯現出新的發(fā)展風貌,而期貨市場通過創(chuàng)新與合作,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持續(xù)拓展。自今日起本報將刊發(fā)“玉米產業(yè)攜手期貨共發(fā)展”系列報道,呈現玉米產業(yè)發(fā)展主趨勢,展示期貨風險管理新動能。
隨著我國農業(yè)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扶持種植大戶,發(fā)展適度規(guī)模經營已成為必然趨勢。記者在走訪東北玉米主產區(qū)時了解到,隨著土地流轉規(guī)模的增長,農業(yè)面臨的天災和市場風險也逐漸集中。在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潮流中,種糧大戶紛紛依靠期貨市場這棵“大樹”,撐起“保險+期貨”這把“保護傘”,用風險管理之筆,繪制農業(yè)現代化藍圖。
玉米市場化推進 農民遭遇“成長的煩惱”
今年筆者在玉米產區(qū)走訪調研時,深深感受到了土地流轉帶來的革命性變化:田間穿梭忙碌的是一排排大型農機,農民臉上掛著輕松耕種的笑容,合作社負責人眼神中充滿幸福和自信。
吉林省公主嶺市興佳家庭農場是一家迎著政策東風成立的新型經營主體。負責人馮俊曾于2008年在公主嶺成立合作社,在國家補貼支持下,購買了價值200多萬元的大型農機。“但當時吉林地區(qū)農民土地流轉意識較弱,我買來的大型農機無用武之地,于是就到遼寧地區(qū)進行土地流轉了?!?015年馮俊回到吉林,注冊成立了家庭農場,目前流轉土地18000畝,涉及農戶900余家。
土地流轉讓小塊歸攏,大田連片,先進的農機得以施展拳腳。通過集約化管理,種田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馮俊介紹說:“按照傳統人工插秧種法,一坰地最少要3個人干10多個小時。土地連片后,農機1小時就可以完成。以播種來說,原來農民人工種植1畝地玉米成本約330到350元,如果連片種植,每畝地成本只220到230塊錢,一畝地能節(jié)省約100塊錢。而且,農機播種出苗率也較人工播種高。我們賺的是科技和規(guī)模經營的錢。”目前興佳家庭農場已采購了大型農機100余臺,總價2000多萬元。
規(guī)模化種植,集約化布局,改變了過去一家一戶土地分割、分散經營的傳統模式,為農業(yè)綜合開發(fā)和農業(yè)現代化、機械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隨著土地的不斷集中,農業(yè)經營風險也逐漸聚集至種糧大戶身上。特別是玉米臨儲政策取消、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新機制后,種什么?賣給誰?賣什么價?農村新型經營主體們有著說不完的心事。
安徽省泗縣丁湖鎮(zhèn)農戶韓大鵬告訴記者,種植規(guī)模大,投入資金多,承擔的風險也大?!斑@幾年玉米價格下跌,種出來的糧食賣不掉,對我們合作社來說是滅頂之災?!痹陧n大鵬看來,農民種糧面臨的主要風險有兩種,一是自然風險,如干旱、內澇等自然災害,目前已有農業(yè)基礎性保險體系支撐,二是市場風險,“我種了30多年地,插秧、打藥很多人都不如我,我對如何種植能提高單產十分有把握,但能賣多少價錢只能聽天由命”他說,“現在我們全家都在種地,糧食賣不好將影響我全家的生活?!?/p>
馮俊也表示,在2015年剛回吉林時,只流轉土地4500畝。“近幾年玉米價格一直下跌,臨儲政策又取消了,我一直不敢擴大流轉土地面積,就怕秋天糧食賣不掉?!?/p>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泗縣丁湖二手農機銷售電話其真實泗縣丁湖二手農機銷售電話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ershou/79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