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病害預防(月季病害預防措施)1
農(nóng)機大全網(wǎng)(m.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月季病害預防(月季病害預防措施)1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月季病害預防(月季病害預防措施)1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月季根癌病發(fā)病癥狀,防治措施有哪些 ♂
月季根癌病發(fā)病癥狀,防治措施有哪些月季根瘤病,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近圓形小瘤狀物,之后逐漸增大、變硬,表面粗糙、龜裂,顏色由淺變?yōu)樯詈稚蚝诤稚?,瘤?nèi)部木質(zhì)化。由于根系受到破壞,故造成月季病株生長緩慢,重者全株死亡,十分頑固,即使清除癌瘤,往往又能可重新生長。一般用芽接法代替劈接法有利于根癌病的防治;及時防治地下害蟲,也可以減少發(fā)病機會。
一、月季根癌病發(fā)病癥狀
1、月季根癌病主要危害月季根頸、主根和側(cè)根,月季苗木多發(fā)生在接穗和砧木愈合的地方。發(fā)病初期出現(xiàn)近圓形的小瘤狀物,隨后逐漸變大、變硬,表面粗糙、龜裂,顏色由淺變?yōu)樯詈稚蚝诤稚鰞?nèi)部木質(zhì)化。瘤的大小不同,大的像拳頭的大小或者更大,數(shù)量從幾個到十幾個不等。由于根系被破壞,故造成月季病株生長緩慢,重者全株死亡,該病非常頑固,即使清除癌癥,往往也能再生長。
2、病原細菌在腫瘤組織皮層內(nèi)越冬,或當腫瘤組織腐爛破裂時,病原菌混入土中,土壤中的癌腫病菌也能活1年以上。病原菌通過水流、地下害蟲、嫁接工具、作業(yè)農(nóng)具等傳播,帶病的花木種苗和種條調(diào)運可以遠距離傳播。病菌可以通過傷口侵入寄主、蟲傷、耕作時引起的機械傷、插條的剪口、嫁接口、以及其他損傷等,都可以成為病菌侵入的方法。
二、月季根癌病防治措施
1、月季栽培盡量避免一切有利于病原菌入侵的傷口。月季嫁接時常用的劈接法形成傷口較大,而且接觸帶菌土壤,最容易感染。因此,用芽接法代替劈接法有利于根癌病的防治。
2、地下害蟲會造成根部受傷,增加發(fā)病機會。及時防治地下蟲害,可減少發(fā)病機會。
3、選擇無病土壤作苗圃,避免重茬。曾發(fā)生過根癌病的果園和苗圃不能作為育苗地。苗圃地應進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施硫磺粉50-100克或50%福爾馬林60克。
4、嫁接苗木時,應避免傷口接觸土壤,嫁接工具應在使用前后用75%的酒精消毒。最好改枝接為芽接。
5、堿性土壤應適當施用酸性肥料或增施有機肥料,以改變土壤的pH值,使之不利于病菌的生長。雨季及時排水,改善土壤通透條件。中耕時應盡量少傷根。
6、病苗須經(jīng)藥液處理后方可栽植??梢杂?00到2000倍鏈霉素溶液浸泡30分鐘,或者在1%的硫酸銅溶液中浸泡5分鐘。病植株可以使用300到400倍的“402”澆灌或切除腫瘤后,用500到2000倍的鏈霉素或500到1000倍的土霉素涂抹傷口。
月季病害預防(月季病害預防措施)1 ♂
月季病害預防(月季病害預防措施)
月季病害預防(月季病害預防措施)10 ♂
小麥開春病害怎么預防更好些?
開春后,小麥處于返青至拔節(jié)期,此期是小麥全蝕病、紋枯病、根腐病、叢矮病、黃矮病等的危害盛期,也是麥蜘蛛、地下害蟲和雜草的危害盛期。因此開春后要做好小麥病蟲害的綜合防治?! 〖訌娊∩碓耘?,預防病蟲草害要把栽培措施與控制病蟲害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適期劃鋤、追肥和澆水等,以提高小麥對多種病害的抗御能力。適期劃鋤還可鏟除雜草?! 〈罅ν菩谢瘜W除草對秋冬季不能開展化學除草的,要抓住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中旬小麥返青后的防治適期,及時開展化學除草。以雙子葉雜草危害為主的麥田可選用5.8%麥喜乳油每畝1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每畝50~60毫升;以單子葉雜草危害為主的麥田可選用3%世瑪乳油每畝25~30毫升,對莖葉噴霧防治;雙子葉雜草和單子葉雜草混合發(fā)生的可用以上藥劑混合防治。近年來,化學除草導致后茬作物藥害的事故屢有發(fā)生,長殘效除草劑氯磺隆、甲磺隆在麥田使用后易對后茬棉花、花生、玉米等作物產(chǎn)生藥害,應禁止使用;2,4-D丁酸類除草劑對雙子葉作物極為敏感,易造成藥害,在棉花、花生等作物種植區(qū),應避免使用2,4-D丁酸類防除麥田雜草,以免引起作物藥害。 搞好病蟲藥劑防治近年來,以紋枯病為主的小麥根病發(fā)生嚴重,對小麥的產(chǎn)量影響較大,特別是對高產(chǎn)地塊的小麥產(chǎn)量影響更大。小麥紋枯病防治技術關鍵是一拌一噴,即播種期藥劑拌種和返青期噴藥。然而在小麥紋枯病防治中,存在著輕視返青期的噴霧防治,或防治時間偏晚的情況,這是造成防效差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重視返青期的防治,把握好防治適期,根據(jù)病蟲害防治指標,選用合適藥劑開展防治,大力應用殺蟲劑與殺菌劑混合施藥劑技術,實行科學防治。小麥返青至拔節(jié)期主要病蟲的防治指標是,紋枯病為病株率15%~20%,地下害蟲為麥苗被害率3%,麥蜘蛛為每米單行600頭。防治紋枯病可用5%井岡霉素每畝150~200毫升對水75~100公斤噴小麥莖基部,間隔10~15天再噴1次;防治地下害蟲可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每畝40~50毫升噴麥莖基部;防治麥蜘蛛可用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噴霧防治。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10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