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麥地膜覆蓋的好處,可提前出苗促生長
農機大全網(m.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冬小麥地膜覆蓋的好處,可提前出苗促生長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冬小麥地膜覆蓋的好處,可提前出苗促生長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2、冬小麥可以撒播嗎?耬播和撒播對小麥出芽率和產量有何影響?1
冬小麥分布區(qū),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南 ♂
冬小麥分布區(qū),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南冬小麥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南的地區(qū)。
冬小麥適合種植在氣候稍暖和的地區(qū),北方種植冬小麥的地區(qū)主要是秦嶺、淮河以北,南方地區(qū)主要是秦嶺淮河以南。
一、冬小麥分布區(qū)
1、分布地區(qū)
(1)冬小麥在我國通常以長城為界,長城以北為春小麥,長城以南為冬小麥,我國主要是以冬小麥為主,冬小麥適合在稍微暖和的地方種植。
(2)北方冬小麥區(qū)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產量約占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
(3)南方冬小麥區(qū)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這里也是我國水稻的主產區(qū),種植冬小麥可以提高復種指數,特點是商品率較高。
2、播種時間
(1)冬小麥播種時間一般是在9到10月份之間,更晚也不能超過11月份,否則會影響出苗,也會降低后期的產量。
(2)冬小麥的收獲時間是在第二年夏季的5月底到6月中下旬。
(3)我國栽培的多是冬小麥,從種子萌發(fā)到成熟要經過幾個發(fā)育階段,每個階段對溫度,光照,水分的要求都不同,要注意平時的管理。
二、冬小麥和春小麥的區(qū)別
1、播種時間不同
冬小麥通常是在每年秋季進行播種,來年春季就可以收獲;春小麥一般是在每年春季播種,到了初秋時期就可以進行收獲。
2、分布區(qū)域不同
冬小麥通常是分布在我國華北地區(qū),春小麥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qū)。
3、面粉品質不同
冬小麥面粉的口感會更好,但產量稍低于春小麥;春小麥的面粉口感沒有冬小麥這么好,春小麥主要是用于飼料。
三、冬小麥拔節(jié)期在幾月份
1、冬小麥拔節(jié)期通常在4月初,小麥基部新生節(jié)間開始拔長,稱之為小麥拔節(jié)期。
2、拔節(jié)期可以根據小麥的長勢情況適當施用拔節(jié)肥,一般在主莖倒3葉期,植株基部第二節(jié)間顯著伸長時,可每畝施尿素6-8公斤,施用量占總施氮量20%以下即可。
冬小麥可以撒播嗎?耬播和撒播對小麥出芽率和產量有何影響?1 ♂
冬小麥可以撒播嗎?耬播和撒播對小麥出芽率和產量有何影響?
冬小麥可以撒播嗎?耬播和撒播對小麥出芽率和產量有何影響?
這個問題村民小江來回答。
在農業(yè)機械化還沒普及的前些年,我區(qū)的小麥種植基本都是以撒播為主。小麥撒播:在整理并耙平好的地塊上,請有播植經驗(或對撒播播得較好,撒時力道得當,種子播撒均勻,能照顧道梗邊田角的)農人,進行小麥種子的撒播。撒播完成后,需在撒播好的種子上覆一層薄土,或用釘耙對地塊輕耙一遍。俗稱叫做八“蓋種”。然后再在地塊間鏟挖下水槽。這些工作都完成后,才預示著撒播工作的結束。
耬播:前面由驢、馬、或牛作聲引,后面人扶著耬播梨(其實是梨上面加裝了盛種粒的裝置,一邊開壟一邊播種,與現代的條播機相似,為條播機的“前生”)。一邊開壟一邊播種。過去原始化的耬播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fā)展已逐漸被現代化的機械化作業(yè)所取代。
撒播與耬播的利弊。
撒播:所用的種子量多,一般多于耬播3至5公斤/畝地。撒撒播作物密植度高,通透性差于耬播作物。其病害及抗性相對耬播要差許多。因其密植度較高,所帶來的透性差而導至的桿短、莖細、穗小、粒輕等不其不可逆性。因撒播周角深淺不均勻而導至出苗不整、不齊或缺苗等現象,后續(xù)補植或移栽加大了用工量。
耬播:現代化機械作業(yè),其便捷高效節(jié)能等不言而寓。用種量遠低于撒播3至5公斤/畝地。其密植度可控,作物通透性強,生長環(huán)境優(yōu)于撒播。其所植作物抗性優(yōu)于撒播。由于密植度得當,其病蟲害相對低于撒播作物。重茬殘留的有害菌群遠低于散播地塊。抗其小麥抗倒伏;優(yōu)產;高產;穩(wěn)定性更好。
總結。耬播(也叫做機械條播)是現代化農業(yè)發(fā)展文明的產物。是農業(yè)文明進步的象征。也是高效農業(yè)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其優(yōu)于原始化的撒播,和高效穩(wěn)產已被大多數種植戶及,現代化農業(yè)社會所認可。
冬小麥和春小麥的播種和收割時間 ♂
冬小麥和春小麥的播種和收割時間冬小麥:播種時間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收獲時間為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
春小麥:播種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收獲時間為當年的7月中下旬。
一、冬小麥
1、播種時間和收獲時間:冬小麥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左右播種,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收獲。
2、生育期:冬小麥的生育期大約為230-280天左右。
3、適宜種植地區(qū):冬小麥種植區(qū)域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南的地區(qū),同時又以秦嶺淮河一線為分界線將其劃分為北方冬小麥和南方冬小麥區(qū)。其中北方冬小麥地區(qū)包括有河南、河北、山東、陜西、山西等省份,而南方冬小麥區(qū)包括有江蘇、四川、安徽、湖北等省份。
4、特點:冬小麥植株相對較高,具有較強的抗寒能力,幼苗能夠安全越冬,第二年春天來臨時,幼苗快速分蘗并扎蹲長大。籽粒容重以及出粉率高于春小麥,蛋白質含量低于春小麥,口感較為優(yōu)良,適合制成面粉。
二、春小麥
1、播種時間和收獲時間:春小麥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當年的7月中下旬成熟收獲。
2、生育期:春小麥的生育期大約為80-120天左右。
3、適宜種植地區(qū):春小麥種植區(qū)域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的地區(qū),包括有黑龍江、河北、天津、新疆、甘肅和內蒙古等省份。
4、特點:春小麥植株相對較矮,抗寒能力一般。籽粒容重以及出粉率低于冬小麥,蛋白質含量高于冬小麥,口感較差,一般用作飼料。
冬小麥地膜覆蓋的好處,可提前出苗促生長 ♂
冬小麥地膜覆蓋的好處,可提前出苗促生長提高地溫促生長:可加快小麥生長速度,小麥出苗期、返青期、起身期等均有提前。
節(jié)水保墑增強抗旱能力:可減少無效蒸發(fā),
增加產量:地膜小麥可促進小麥分蘗,增加穗數,播期越晚增加群體的作用越大,數據顯示畝穗數比對照多2.1萬。
良好品質:地膜小麥根系發(fā)達,可吸取深層土壤水分,增強小麥抵抗力確保小麥正常生長。
一、冬小麥地膜覆蓋的好處
1、提高地溫,促進小麥生育進程
(1)覆蓋地膜可顯著提高膜下地溫,加快小麥生育進程,各個生育限明顯提前。據觀測地膜小麥5cm土壤溫度冬前分蘗期限比對照高0.9℃,越冬期高0.1℃,返青期高2.5℃~2.8℃,起身期高2.7℃。
(2)地膜小麥出苗期比對照早1~4天,返青期早6~7天,起身期早4~6天,拔節(jié)期早4~5天,挑旗期,抽穗期、開花期限、灌漿期限均早2~3天,成熟期限提前1~2天。
2、節(jié)水保墑,增強小麥抗旱能力
(1)據資料介紹,地膜小麥可使無效的棵間蒸發(fā)減少1/2~1/3,成下土壤含水量顯著增加。經我站和福山區(qū)門庭若市樓農科所測定0-20cm土壤含水量,除2月19日取土對照田表土有凍土層,水分積聚在表層,因而含水量較高,與覆膜土壤含水量持平外,其余各個時期地膜小麥土壤含水量的均比對照高0.2~7.4個百分點,20~40土壤含水量則比對照高1.1~4.2個百分點。
(2)據福山區(qū)農科所觀察,小麥抽穗期限及灌漿期旱情較重,對照小麥出現萎蔫現象,而地膜小麥則仍然生長正常,成熟期反而比對照期延遲2天,增產幅度達49.4%。
3、增加群體,單位面積穗數較足
(1)地膜小麥具有顯著地增溫保墑作用,因而有利地促進了小麥分蘗及生長,群體較大,個體健壯,穗數增加,并且表現出播期越晚,增加群體的作用越大。
(2)四處試驗、示范平均地膜小麥冬前分穗數,春季分蘗數,比對照分別多12.1萬、18.9萬,畝穗數比對照多2.1萬。其中:福山區(qū)門樓農科所10月18日播種的地膜小麥,每畝冬前分蘗數為110萬,比對照多才多32.5萬,春季分工蘗,春季分蘗數為每畝115.1萬,比對照多56.3萬,畝穗數34.7萬,比對照多2.2萬。
4、個體健壯,干物質積累較多
(1)地膜小麥的個體發(fā)育比較好,據我站去冬今春二次調查,覆膜比對照單株分蘗數多0.72個,次生根多2.6條,三葉一心大蘗多0.91個??梢姷啬ば←湼蛋l(fā)達,可以擴大吸收范圍,吸取深層土壤水分,增強小麥抗旱能力,確保小麥正常生長。
(2)地膜小麥葉面積較大,干物質積累較快,據市中心科技園調查,地膜小麥各個生育期葉面積均大于對照,其中挑旗期葉面積系數為6.12,灌將期葉面積系數為3.64,比對照分別大0.92和0.45。拔節(jié)期單株風干重4.69g,挑旗期單莖風干重1.69g,灌漿期單莖風干重2.41g,比對照分別多1.33g、0.31g、0.54g。
5、穗大粒多,粒重較高
(1)地膜小麥的溫度效應可使小麥反青期提前6~7天,而挑旗期僅提前1~4天,使小麥幼穗分化期延長3~5天,有助于形成大穗。再加上單株發(fā)育健壯,也有利于穗大粒多。地膜小麥穗粒數為32.2粒,比對照多3.6粒,又據福山農科所考察,6個小麥品種平均,地膜小麥穗長9.3cm,林對照長0.4cm,每穗小穗數8.6個,比對照多1.3個,而不孕小穗12.16個,比對照少0.12個,穗部性狀明顯優(yōu)于對照。
(2)地膜小麥灌漿期比對照早2~5天,不僅相應延長了灌漿時間,而且使整個灌漿過程處在較低溫度條件下進行,可躲避干熱風的危害,有助于正常灌漿,增加粒重,平均千粒重為44.6g,比對照高1.2g。
二、冬小麥主要栽培技術
1、整地施肥,地膜小麥施肥不便,在播種前應注意施足底座肥,通常畝施農家肥3000~5000kg,尿素20~25kg,磷肥50kg鉀肥20kg,結合淺耕一次性做底肥播于10~15cm耕層中,并耙細整平地面,保證覆膜質量。
2、撻期、適量播種期應比常規(guī)播期遲5~10天,即在10月中旬播種,因茬口問題可延遲至11月初播種;播量比常規(guī)播量減少10%,在品種上應選擇抗旱,抗倒伏的中、高產品種,如85722、魯麥21、萊農8834、D27等。
3、提高覆膜及播種質量采用機械播種,每畝2.8~3萬穴,在播種過程中行進速度不宜過快,以免造成錯位,并做到適墑播種,以保全苗。播深3~4cm。
4、及時掏苗、放苗10月中旬播種的地膜小麥在3~4葉期,10月下旬以后播種的地膜小麥地翌春返青后及時掏苗,仔細地破膜放苗。
5、防除雜草旱肥地雜草地較多,覆膜前未噴施除草劑的,可采取在雜草處腳踩或壓土抑制雜草生長的方式。
6、防治病蟲害地膜小麥往往受地下害蟲危害較重,在播種時應進行藥劑拌種;生長期間應抓緊病蟲害的適時防治。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11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