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鈴的三大病害癥狀及防治技術,需對癥治療
農機大全網(wǎng)(m.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棉鈴的三大病害癥狀及防治技術,需對癥治療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棉鈴的三大病害癥狀及防治技術,需對癥治療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棉花高產(chǎn)有哪些施肥技術,配方是什么 ♂
棉花高產(chǎn)有哪些施肥技術,配方是什么施肥方式:穴施時在棉苗側6~8厘米打穴施肥即可,條溝施時作基肥,一次性開溝均勻深撒,需注意種肥隔離。
施肥配方:配比(N-P20s.Kz)比例為20-10-1
16-12-17等均可。
施肥時間:建議春季做基肥使用。
施肥效果:使棉花生長旺盛、現(xiàn)蕾數(shù)多,開花結鈴期長,增產(chǎn)效果明顯。
一、施肥方式
可進行穴施或條溝施,穴施時,棉苗側6~8厘米處打穴施肥。條溝施時,作基肥(或移栽肥),一次性開溝均勻深撒,注意種肥隔離,溝深度15~20厘米,與棉株間隔距離30~35厘米,肥料在種籽側下方6~8厘米處。肥料均勻撒在溝底,再覆土。露地移栽棉在移栽后10天內,移栽地膜棉在移栽覆膜前,直播棉在定苗后施用。
二、施肥配方
棉花對鉀肥敏感,缺鉀容易導致早衰,最好選用高鉀型棉花專用控釋肥,適宜的棉花專用控釋肥配比(N-P20s.Kz)比例為20-10-16、16-12-17,20-8-20、23-11-12等均可。上述棉花專用控釋肥部分加入了棉花生產(chǎn)所需的中微量元素。
三、施肥時間
春季做基肥。一般來說,北方施用量為35~45公斤/畝,南方施用量為60~80公斤/畝。
四、施肥效果
棉花施用控釋肥后,苗期植株葉片較厚;在花鈴期生長旺盛,現(xiàn)蕾數(shù)多,結鈴多,鈴大;開花結鈴期長,增產(chǎn)效果明顯。
五、注意事項
棉花專用緩控釋肥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它會按照棉花生長需要釋放肥料營養(yǎng),但盛花期棉花需要肥水較大,緩慢釋放有可能供應不足,在盛花期(7月底至8月初)應追施5~10千克/畝尿素或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0.5%尿素溶液,防止棉花早衰,促進棉花增產(chǎn)。
棉花黃萎病的防治措施,需增加有機質肥料的投入 ♂
棉花黃萎病的防治措施,需增加有機質肥料的投入要想防治棉花黃萎病,要注意控水控氮,增加有機質肥料和微量元素的投入,還要對葉面噴殺菌劑以抑制病菌。
控水控氮、提升磷鉀肥投入:控制好滴灌水量,減少尿素的投入量,防止尿素使用過多。
增加有機質肥料的投入:可將微生物菌劑搭配富含氨基酸、腐殖酸等成分的肥料一起使用。
增加中微量元素的投入:增施鈣肥可促進作物本身抗旱和抗病能力,鎂肥可提升作物的葉綠素的合成。
一、棉花黃萎病的防治措施
1、控水、控氮、提升磷鉀肥投入
(1)田間濕度偏大、旺長的棉田,注意盡量控制滴灌水量,且應減少尿素的投入量,因為今年天氣條件的因素,棉花整個生育期前提,非常多棉田已經(jīng)出現(xiàn)紅花上頂,中下部已經(jīng)出現(xiàn)3-5個鈴。
(2)建議此時進水進肥時,防止尿素使用量過多(3-5公斤即可),且應該適當增加磷鉀肥投入。可適當葉面噴霧優(yōu)質的磷酸二氫鉀(磷鉀動力等)。
2、增加有機質肥料的投入
(1)使用枯草芽孢桿菌類生物菌劑是控制棉花“黃萎病”是比較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往往有機質含量不足,比較貧瘠、鹽堿偏重的棉田,效果不是太好。
(2)所以,使用微生物菌劑的時候,建議搭配富含氨基酸、腐殖酸、海藻酸類有機質成分的肥料混合滴灌,切記不能讓微生物菌劑與化肥混合使用。
3、增加中微量元素的投入
(1)棉田增加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投入,可有助于保證棉花此時期的多種養(yǎng)分需求。
(2)增加鈣肥,可以促進作物本身的抗旱、抗病能力,增加鎂肥,可提升作物的葉綠素的合成,增強作物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加鋅、硼、錳等微量元素,均可有效提升作物抗病、抗旱的能力。
4、葉面噴殺菌劑,抑制病菌上傳速度
(1)棉花“黃萎病”屬于土傳病害,病菌從根系侵染后,沿著維管束向上傳,此時期從根系滴灌微生物菌劑或化學藥劑多數(shù)只能控制或減少根系及附近莖稈的病菌基數(shù),不可控制上部莖稈病菌。
(2)建議使用具有強內吸性的殺菌劑,上下聯(lián)控,下滴上噴的方法,更高效的控制棉株體內和根系的病菌,建議使用杜邦法砣1000倍液葉噴控制莖稈維管束內的病菌。
二、棉花黃萎病的發(fā)生原因
1、品種抗性差
是棉花黃萎病易暴發(fā)的主因。選用抗病品種是預防枯萎病和黃萎病的有效手段。但因為黃萎病抗性育種進展不大,目前建湖縣使用的棉花品種大多對枯萎病抗性強,而對黃萎病抗性差,甚至高感黃蔞病。
2、連作
是棉花黃萎病新發(fā)的重要病因。近幾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連作區(qū)黃萎病發(fā)生重,且伴有嚴重的死苗現(xiàn)象。
3、氣候因素
(1)是導致棉花黃萎病暴發(fā)的誘因。棉花黃萎病的發(fā)生與溫濕度有非常大關系。在棉花生育期間,氣溫在20-28℃黃萎病都能發(fā)生,適溫度為25-28℃。
(2)棉花花蕾期降雨較多、溫度適宜有助于發(fā)病。日平均氣溫維持在25℃左右,非常適合棉花黃萎病發(fā)生。
(3)另外,棉花不耐淹,田間積水影響其根系生長,更容易受到枯黃萎病危害。
棉鈴的三大病害癥狀及防治技術,需對癥治療 ♂
棉鈴的三大病害癥狀及防治技術,需對癥治療棉鈴軟腐?。撼跗跒榘稻G色或褐色病斑,后期病鈴會產(chǎn)生黑色小粒,可用72%農用鏈霉素1500-20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65%代森鋅600倍液噴霧防治。
棉鈴紅腐病:病斑無明顯界限,表面有灰白的菌絲和淡色至粉色的孢子堆??梢哉♀徎蚴鞘褂?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300-350倍液噴治。
棉鈴炭疽?。撼跗诔拾导t色小斑,后期為黑色或深褐色的陷斑...
一、棉鈴軟腐病
1、發(fā)病癥狀
病鈴開始出現(xiàn)暗綠色或褐色病斑,迅速擴大呈軟腐狀,并形成大量灰白色絨毛狀菌絲,然后轉灰黑色,鈴上生成黑色小粒。棉鈴內部呈濕腐狀,纖維強度下降,病勢發(fā)展非常快,病鈴在陽光下失水后可轉成干腐狀。
2、發(fā)病條件
蟲害和高溫干燥容易發(fā)生軟腐病。
3、防治方式
劑防治:對于發(fā)病的地塊,可用72%農用鏈霉素1500~2000倍液,加配50%多菌靈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25%絡氨銅500倍液、65%代森鋅600倍液噴霧防治。
二、棉鈴紅腐病
1、發(fā)病癥狀
棉鈴紅腐病大多發(fā)生在受傷的棉鈴上,病斑無明顯界限,常擴展及全鈴,表面生有灰白的菌絲和淡色至粉色的孢子堆。病鈴的棉絮不可正常吐出而僵縮干裂。
2、侵染田間
初次侵染主要來自種子和病殘體,還有前期發(fā)病棉苗上產(chǎn)生的孢子。病菌孢子可以短距離氣傳或雨水飛濺,導致再次侵染。
3、防治方式
(1)減少初次侵染來源清潔田間,實行輪作,種子處理,并在發(fā)病初期采用代森錳鋅、波多液等藥劑噴施,均可減輕爛鈴發(fā)生。
(2)摘除病鈴。在鈴病大量發(fā)生時,及時摘除中下部已感染但病菌還未深入的成鈴,曬晾干后可以收到較好的籽棉,同時也可減少田間的病原傳播。
(3)注意鈴期治蟲。棉花鈴期的害蟲有玉米螟、棉鈴蟲、紅鈴蟲和金剛鉆等,它們蛀食的傷口也為病菌侵入提供了入口,因此治蟲是減輕鈴病不能忽略的措施。
(4)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及時噴灑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300-35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間隔5天左右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
三、棉鈴炭疽病
1、發(fā)病癥狀
炭疽病引起的爛鈴僅次于鈴疫病,病菌直接侵染健康無傷的棉鈴,其致病菌與苗期病害相同。棉鈴感染表現(xiàn)為初期呈暗紅色略凹陷的小斑,漸擴大呈黑色或深褐色的陷斑,邊緣紫紅色,上生黑色小顆粒,黑粒排列成同心環(huán)狀,氣候潮濕時,表面長出淡粉至灰褐色的孢子。嚴重時棉鈴不可正常開裂,纖維變黃成為僵瓣。病鈴后期常伴有其它侵染,掩蓋了典型癥狀。
2、侵染來源與發(fā)病條件
種子帶菌是田間發(fā)病初次來源,土中的病殘體和已經(jīng)被侵染的莖、葉片及其產(chǎn)生的孢子,也是侵染棉鈴的菌源。不同棉種及品種對炭疽病抗性有差異。高溫、高濕有助于侵染危害,通常25天以上的棉鈴易感病,棉株生長健壯的棉田也有炭疽病發(fā)生。
3、防治方式
(1)減少初次侵染來源清潔田間,實行輪作,種子處理,并在發(fā)病初期采用代森錳鋅、波多液等藥劑噴施,可減輕爛鈴發(fā)生。
(2)控制發(fā)病條件。調節(jié)田間小氣候,適時播種,低洼地實行高畦種植,間作套種,施肥要合理配合,不要過量使用氮肥。
(3)摘除病鈴。在鈴病大量發(fā)生時,及時摘除中下部已感染但病菌還未深入的成鈴,曬晾干后可以收到較好的籽棉,同時也可減少田間的病原傳播。
(4)農藥防治:初期噴灑72%農用鏈霉素1500~2000倍液,選擇加配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300-35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可同時加配質量好的葉面肥(以含氮磷鉀成分的為宜)、植物生長促進劑(天豐素、碩豐481等),間隔5天左右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118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