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沙門氏菌病的防治措施,附流行病學
農機大全網(wǎng)(m.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羊沙門氏菌病的防治措施,附流行病學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羊沙門氏菌病的防治措施,附流行病學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羊水破了多久母豬才下豬,母豬臨產前的癥狀有哪些 ♂
羊水破了多久母豬才下豬,母豬臨產前的癥狀有哪些母豬破羊水2-4小時之后才開始生產仔豬。臨產前母豬的癥狀往往表現(xiàn)為臥立不安、外陰紅腫、頻繁排尿、銜草做窩等。生產前1-2小時,母豬極度不安、呼吸急促、來回走動、頻繁排尿、陰門中有淺黃色粘液流出,當母豬躺臥、四肢伸直、陣縮時間越來越短、羊水流出,第一頭小豬即可產出。
一、羊水破了多久母豬才下豬
母豬破羊水2-4小時后開始生小豬。分娩前母豬會臥立不安、來回走動、外陰紅腫、頻繁排尿。
二、母豬臨產前的癥狀有哪些
1、前期乳房由后向前逐漸膨大,乳房基部與腹部之間出現(xiàn)明顯的界限,然后慢慢呈八字型往兩側分開。
2、乳房在膨大的同時變得又紅又亮,后一對乳房用手擠壓會流出少量明亮的乳汁。
3、母豬行動變得穩(wěn)重、緩慢,乳頭可分泌乳汁,比較粘稠,陰門開始腫大松弛,呈紅紫色。
4、生產前6-10小時,母豬臥立不安、外陰腫脹變紅、銜草做窩。
5、生產前1-2小時,母豬極度不安、呼吸急促、來回走動、頻繁排尿、陰門出現(xiàn)淺黃色粘液,當母豬橫臥、四肢伸直、陣縮時間越來越短、羊水流出時,第一只小豬即可產出。
三、接產母豬工作
1、接產人員需要消毒,準備好接生用具。
2、母豬產仔以躺臥方式為主。如果母豬站著產仔,可用手撫摩其腹部,使其躺臥。待仔豬出生后,立即用布擦干口、鼻及全身的黏液,使仔豬呼吸暢通,接下來在距腹部3厘米左右處剪斷臍帶,并用2%碘酊消毒剪斷處。
3、當仔豬出生后,用雙手托起仔豬,立即清除仔豬口中和鼻孔周圍的粘液,然后先用干草,后用毛巾擦拭仔豬身上的粘液,再切斷臍帶。
4、生產結束后,應立即清潔豬圈,更換新的干凈墊草。
羊沙門氏菌病的防治措施,附流行病學 ♂
羊沙門氏菌病的防治措施,附流行病學羊沙門氏菌病發(fā)病后,可以使用土霉素、新霉素等。對于羔羊,每天30-50mg/kg體重,分3次內服,對于成年羊,10-30mg/kg體重肌肉或靜脈注射,每天注射2次。羊沙門氏菌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主要以消化道感染為主,各種不良因素可促進本病的發(fā)生,交配和其他途徑能造成感染,各年齡的畜禽均可感染。
一、病原
羊沙門氏菌病的病原屬于腸桿菌科,沙門氏菌屬。
二、流行病學
羊沙門氏菌病全年可發(fā)生,各年齡的家畜可感染。主要以消化道感染為主,交配和其他方法也能感染,各種不良因素可以促進本病的發(fā)生。
三、癥狀
1、痢型羔羊副傷寒:多見15-20日齡的羔羊,病初精神郁郁,體溫上升到40℃以及以上時低頭弓背,食欲減退或拒絕。身體虛弱,憔悴,俯臥不起,1-5天內死亡。許多病羔羊出現(xiàn)腹痛、拉肚子,排除大量灰黃糊狀糞便,迅速出現(xiàn)脫水癥狀,眼球下墜,體力減弱,某些病羔羊出現(xiàn)呼吸促進、黏液性鼻液、咳嗽等癥狀。
2、流產型副傷寒:流產多見于妊娠的最后兩個月。病羊在流產前體溫上升到40-41℃,厭食,精神郁郁,部分羊有腹瀉癥狀,陰道有分泌物流出。生病羊產下的活羔羊比較衰弱,不吃牛奶,有腹瀉,一般在1-7天內死亡。病羊伴有腸炎、腸胃炎和敗血癥。
四、病理變化
1、下痢型羊可見病羊消瘦,真胃和腸道空虛,粘膜充血,內溶物稀薄。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充血,脾臟充血,腎臟皮質部與心內外膜有小出血點。
2、流產型羊死產或初產羔羊幾天內死亡,呈敗血癥病變。組織水腫、充血、肝脾腫大、灰色壞死爐。胎盤浮腫出血。母羊有急性子宮炎,流產或生死胎子宮腫脹,有壞死組織、滲出物和滯留胎盤。
五、診斷
根據(jù)流行病學、癥狀和病理變化,可以進行初步診斷,診斷需要實驗室診斷。
六、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消毒工作,消除傳染源。
2、使用土霉素、新霉素等,羔羊每天30-50mg/kg體重,分3次內服,成年羊10-30mg/kg體重肌肉或靜脈注射,每天注射2次。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12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