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種田現在都用機械化了,為什么有些農民還是不愿去種田?
農村種田現在都用機械化了,為什么有些農民還是不愿去種田?
機械化解放的是勞動生產力,讓農民再不需面向黃土,背朝天″,也不用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了。但農業(yè)機械化需要增加投資,糧食成本相對高了。農民產的糧食進行成本核算的話,有吋還可能賠錢。農民辛辛苦苦勞累一年,靠種地賺不到錢或賺錢很少,養(yǎng)活不了家里人,過不上幸福生活,何樂而為,就都不愿意種田。年輕人出外打工,留守的婦女、老人無能力耕耘,全靠機械化、雇人,種田沒利誰干,或栽樹占地,或干脆棄荒。
這個就是農村種田現在都用機械化了,為什么很多農民還是不愿意去種田的真正原因。
中國農業(yè)為什么不全面機械化?
題主可能是城里人,更可能是平原地區(qū)大城市里的年輕人,或宅內工作者,沒出過遠門,沒見過山區(qū)梯田、溝谷斜坡地農民耕田打谷場景。但凡初中以上學過中國地理的人,稍稍回想一下中國地形地貌,或者多關注下央視新聞,就不會提出這看來有些天真、又有些羨美的想法,是不是“饑荒何不食肉糜的感覺。
莫說大型機械,小巧靈龍的農機還惱火
如果隨口說下耍也無妨,真有心關注咱們中國農業(yè)發(fā)展問題,就得多了解熟悉咱中國國情,再說后話。
中國農村,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地少,地形復雜,地貌千姿百態(tài)。南方山地丘陵地勢陡峭,耕地高低錯落、寬窄大小不規(guī)則,北方山區(qū)、黃土高坡谷深壑窄、進出道路曲折艱難溝坎多...適合機械化耕作的三大平原糧食主產區(qū)和新疆建設兵團,應該普及得差不多了,央視中報道過,有個別農村合作社,己經進入網絡智能管理時代,甩美精細化農作物管理幾條街。
山東溫室大棚的智能管理
黃土高坡,機械耕種也艱巨
平原地帶,機械早就上陣羅
事實上,我了解的情況,農村但凡能用得上機械耕耘、收割的地方,能用牛馬,牦牛騾子耕作的田土,人工勞動力都解放了出來,不然這些年,各個大小城市、建筑施工公地、工廠作坊,也沒得那么多農民工在揮汗如雨。全國八千萬貧困人口脫貧奔小康的攻堅目標任務,也不會按時完成。現在的農村,根本就不存在多余勞動力,特別是青壯年勞動力。
在這種小山坡塊地耕種,牛兒功勞大大的
山東壽光的蔬菜農業(yè)規(guī)?;?/p>
農業(yè)工廠
中國農村農民可沒幾百幾千萬畝的私人農場和相對平緩、便于機械作業(yè)的土地,人均一畝三分地在全國大部山區(qū)丘陵地帶,可能還會是好幾小塊。所以二者沒有可比性。中國的農村農業(yè)農民特色,必須立足當地實情,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漁則漁,農作物的種養(yǎng)植規(guī)模必須得因地制宜。
隨著國家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扎實穩(wěn)步推進,相信不久的將來,農村的面貌會進一步煥然一新。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12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