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唱主角 豐收滿地“金”—— 永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秋收見聞
農機唱主角 豐收滿地“金”—— 永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秋收見聞
?金秋十月,“豐”景如畫。在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qū)平西鄉(xiāng)九間房村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田地里,收割機來回穿梭,伴隨著陣陣轟鳴聲,一個個玉米穗被機器“吃”進“肚”里的同時,籽粒如金色噴泉般通過收割機輸送管道傳送到卡車上,秸稈直接粉碎還田。
“今年,農場采用12行玉米籽粒收獲機,讓玉米不落地,收完直接送至烘干塔,節(jié)省了中間脫皮、晾曬等環(huán)節(jié),降低了玉米穗運輸、烘干等成本,減少了‘狗刨雞蹬、鼠嗑霉變’導致的糧食損耗?!闭勂鹗找?,在地里忙著指揮作業(yè)的永信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侯剛扒開一穗玉米自信滿滿地對記者說,“你看這玉米棒籽粒飽滿不禿尖,收獲時破損率、落粒數還低,我這1857畝地玉米,產量160萬公斤不成問題?!?/p>
要想實現“籽粒直收”,良種良法是關鍵,玉米“站得住”是前提?!拔壹矣衩讖拇禾斐雒缑黠@就比別人家齊,后期長勢良好,3次臺風過境后,也只是微有傾斜,一點沒倒?!闭勂鹂沟狗?,侯剛俯下身子指著似“八爪魚”般牢牢抓地的玉米根系對記者介紹,通過選種抗倒伏品種配合秸稈免耕播種方式,苗期施肥和大喇叭口期追施葉面肥和矮化劑,減少了黑土流失,改善了土壤營養(yǎng)結構,蓄水保肥能力增強,實現了抗倒伏,保證了糧食產量。
如今,農民種田的方式發(fā)生很大改變,牛耕人種的場景很少見了。合作社自成立以來,隨著作業(yè)面積不斷增加,總投入533萬元,先后購置了拖拉機、收割機、旋耕機、免耕機、無人機等農機具48臺套,“包攬”了玉米從春種、夏長到秋收的全部工作,實現農業(yè)生產全程機械化。
“這機械秋收不服不行,20公頃地要是以前人工方式,全家齊上陣,搶抓時間干,20個人得干20天,現在一天一臺機器就把活兒干完。不僅省時省力,生產效率還很高?!闭劶稗r機帶來的便利,村民楊玉春對記者感慨道。
嘗到甜頭,農民才服氣。隨著農機在農業(yè)生產中作用逐漸凸顯,147戶農民主動加入合作社。為了將零散土地整合連片,降本增效保產量,今年侯剛創(chuàng)新采用“帶地入股”模式,發(fā)展規(guī)模經營,引入商業(yè)保險,讓土地變股權、農戶變“股東”,實現種地“零”成本、收益靠分紅。
“加入合作社后,土地連成片,消除田間路,通過統(tǒng)一購入生產資料、統(tǒng)一農機作業(yè)、統(tǒng)一銷售、統(tǒng)一管理等標準化作業(yè),一公頃地累計降低成本2000元,合作社還幫著先墊付,賣糧后再收回,無需前期投入,這好事兒上哪找去?!睏钣翊盒呛堑亟o記者算了一筆賬,她家有23畝土地入股,每年保底收益加合作社補貼及年底分紅,閑時再打點零工,一年收入數萬元。
成功不忘桑梓,傾情回饋鄉(xiāng)親。隨著合作社經營逐步發(fā)展,侯剛有了更高遠的目標。他說,合作社要進一步夯實黨建引領,3年內整鄉(xiāng)推進特色種植模式,土地全部實行大規(guī)模機械化作業(yè),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將平西鄉(xiāng)的農機資源全部調動起來為現代農業(yè)服務。同時,引入民間資本投資新農村建設,力爭全鄉(xiāng)農戶搬進樓房,將閑置宅基地復耕復墾,依托叢泉湖花海開展民宿鄉(xiāng)村游,將宅基地的建設用地指標上市掛牌交易,盤活農村資產,讓農戶收入持續(xù)增加。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18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