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茶葉種植基地管理人員基本要求
無公害茶葉種植基地管理人員基本要求
也沒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我老家茶葉就是安徽第一批無公害的茶葉!這種茶葉日常管理主要是在除蟲增肥上,農藥要注意選擇指定的農藥如茶寶等,盡量不要使用除草劑,人工每年定期對茶地翻耕松土。保證茶葉在上市前20天不打農藥 ,施肥盡量人工肥料之類的。當然你聘請管理人員專門管理,人員至少要懂茶葉,具體管理細則其實和企業(yè)的管理細則差不多
紹興地區(qū)茶園生態(tài)現狀如何?
紹興地區(qū)茶園生態(tài)現狀
1.茶園單植模式影響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
紹興是推廣機械化采茶比較早的地區(qū),機械化采茶要求茶樹樹冠整齊,茶樹行間及周邊無阻擋物,以方便采茶機械的操作,提高采茶的工效。基于此原因,茶園周邊及行間的樹木及綠化遭到破壞,茶園逐漸演變成單一種植模式。
單一種植模式影響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導致茶園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平衡、自我修復能力下降。演變成單一種植模式的機采茶園對生態(tài)構成影響有三個主要特征:
(1)機采茶園一般都成方連片,面積大,大的茶園規(guī)模導致對茶園生態(tài)的影響也大;
(2)機采茶園很多都伴隨著高強度的采摘,隨著采摘帶走的營養(yǎng)元素難以及時補充,使茶園土壤供肥能力下降,尤其是?P?、?K?及中、微量營養(yǎng)元素的供應;
(3)茶葉采摘、施肥、治蟲等農事活動對茶園土壤高頻度、長時間的踩踏,造成了土壤板結;
2.茶園病蟲草害的化學防治造成土壤結構破壞和有害殘留增加
化學方法防治病蟲害及雜草,由于其成本省、見效快的特點得到青睞,盡管近年來隨著有機茶園的增多,化學農藥及化學除草劑的使用得到遏制,但其仍是中小規(guī)模茶園防治病蟲草害的主要方式。化學防治雖然優(yōu)勢明顯,但其“3R”(殘留量、抗藥性、再增猖獗)問題造成的生態(tài)影響也日益被放大,是造成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3.大量化學肥料的不當使用是土壤板結、酸化、鹽化的主要原因
化學肥料具有“含量高、肥效快、成本低”的特點,化學肥料也是目前紹興地區(qū)茶園施肥的首選,完全杜絕化學肥料的使用還不現實。紹興地區(qū)針對化學肥料的“減量增效”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紹興一大型茶葉企業(yè)在茶園中嘗試全面推廣有機肥和生物肥,但經過幾年的試驗,效果不佳,茶葉產量和質量下降。
4.不當的人工耕鋤是土壤砂化和水土流失的主因
人工耕鋤是目前成齡茶園周邊、幼茶除草的主要方式,特別是幼茶,一年的除草次數甚至要達到8次,而且雜草生長旺盛的時期正好是雨水充足的季節(jié),人工耕鋤造成水土流失,導致土壤減少和退化;土壤表層中的腐殖酸和土壤粘粒也會隨著地表徑流造成流失,對土壤結構造成較大影響。
現在的狀況是非常好的,當地人的管理是非常不錯的,每年的茶葉產量是比較高的,茶葉的價格是比較貴的,給人們帶來的收入是比較高的。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21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