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安天下 農穩(wěn)社稷
糧安天下 農穩(wěn)社稷
????? ?3月13日,“兩會”剛閉幕,農民日報社第二黨支部就在萬壽路活動室召開座談會,大家互相交流學習中央一號文件及聆聽“兩會”報告后的心得體會,86歲高齡的湯家厚、李明等老同志通過視頻方式進行了發(fā)言。大家圍繞如何保障糧食安全和其他重要農產品供給問題及如何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話題暢談感想,獻計獻策。
耕地保護要實行人性化政策
耕地建設保護措施得力,才能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范學中表示,穩(wěn)產是保飯碗的問題。1990年代,“誰來養(yǎng)活中國”的世紀之問,人們記憶猶新。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中國人的飯碗始終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手里,而且裝的主要是中國糧。我國已經連續(xù)7年實現糧食總產超過13億斤的大臺階。
趙天冬也感慨說:“聽了唐仁健部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部長通道’答記者問的講話,感覺非常精彩,不到8分鐘的時間,唐部長將如何保護、利用好耕地的問題講得簡明扼要、生動透徹。”她認為唐部長講的“合情合理”管控耕地的思路非常切合實際。農民實行大包干以后,有了生產經營自主權,一些耕地已經種植了林木、果樹和其他經濟作物,唐部長說不能一刀切、翻燒餅,簡單粗暴地把農民種的東西砍了,而是要采取經濟的手段,給農民以利益的引導。回歸種糧、保護耕地要實行人性化政策。
糧食安全要在“一粒種子”問題上下足功夫
農安天下,種為基石。種子被稱為農業(yè)的“芯片”,是農業(yè)產業(yè)鏈的最前端,是保障“米袋子”和“菜籃子”的基礎,足以說明它的重要性。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種子安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一粒種子,關系著人們的飯碗安全。
一些老同志認為,“洋種子按粒賣、國產種子論斤賣”,這說明國產種子還是質量不夠好。農業(yè)科研單位要在“一粒種子”問題上下足功夫。今天,我國的良種覆蓋率達到了96%以上、對糧食增長貢獻率超過45%,水稻、小麥、大豆全部使用自主品種。中國碗裝上了中國糧,中國糧用上了中國種。
種子安全,糧食才能安全。在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保護種質資源和創(chuàng)新利用的基礎上,地方政府要加大種子市場的管理力度,嚴厲打擊種子的侵權行為,維護好種子的市場秩序,真正將良種送到農民手中,用于農業(yè)生產。
最后,大家一致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中國要實現“糧安天下,農穩(wěn)社稷”的目標,關鍵是要補齊三農短板,建議黨的政策繼續(xù)加大向三農的傾斜力度,讓農民切實體會感受到黨的好政策。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21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