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志:耕耘在松嫩平原上的“80后”
李學志:耕耘在松嫩平原上的“80后”
晨露在車窗外集成小水珠,透過這些小水珠向外望去,天空像一個大柔光罩,把一縷縷晨曦均勻地灑下來。在去往嫩江縣的高速公路上,路兩邊的大豆已經成熟,一根根豆稈上提著密密麻麻、鼓鼓溜溜的豆莢,預示著今年松嫩平原上又是一個豐收年。
李學志指著路邊的一片大豆說:“明年開始,種植1坰黃豆國家給補貼3 000塊錢,估計以后大豆種植面積會更大。到時候,我新買的約翰迪爾大豆割臺就會大顯身手啦!”
李學志是嫩江縣從事大型農業(yè)機械服務行業(yè)中為數(shù)不多的“80后”。在嫩江縣土生土長的李學志對家鄉(xiāng)的這片沃土充滿了熱愛之情。
嫩江縣隸屬于黑龍江省黑河市,是中國麥豆主產區(qū),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曾經排在“中國產糧百強縣”榜單的第30位,素有“北國糧倉”之美譽。
地圖中藍色虛線就是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的嫩江縣,該縣擁有11個國營農場,因為各大農場的大豆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好,嫩江也被譽為中國大豆之鄉(xiāng)。
從小看著長輩辛苦勞動長大的李學志,深知農民的辛酸,于是一顆向往農業(yè)機械化的夢想在他兒時的心里扎下了根。
兒時的農機夢
李學志出生在1983年。這一年恰好是我國農機化發(fā)展的轉折之年,之前因為農村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大中型農機在小規(guī)模的土地上失去了用武之地,集體農機站也逐步解散,甚至出現(xiàn)了“包產到戶,農機無路”的尷尬。
但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央發(fā)文允許農民自主購買和經營農機,這一政策變革也沖開了“農機作為生產資料不允許私人所有”的禁區(qū)。所以在李學志兒時的記憶中,村里的小型農機具、手扶拖拉機和農用運輸車漸漸增多。
李學志的S660收割機正在去往內蒙古作業(yè)的路上
李學志回憶道,“小的時候,雖然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小型農機,但是收黃豆時,仍然要全家人都去田里用鐮刀收割,收割完以后還要去場院打場,用簸箕篩出夾雜的豆莢皮兒。” 每年秋收季節(jié),全家人辛勤勞作、在土地上揮灑汗水的情景都深深印在了李學志的腦海里。
這種落后的農業(yè)生產模式到了李學志十幾歲的時候突然有了變化。他回憶說,“那幾年,村里大中型拖拉機和配套農具仍然不多,誰家要是能有一臺鐵牛55馬力的拖拉機就足以讓全村人羨慕了。但似乎就是從那時開始,跨區(qū)作業(yè)的‘康麥因’(當時農民對聯(lián)合收割機的統(tǒng)稱,來自英文combine) 出現(xiàn)了,有錢的農戶也愿意出錢雇機器收割黃豆了?!?/p>
這是今年李學志新買的收割機,還沒有下地干活
“這東西太神奇了,黃豆從前面進去,出來后就都是豆莢和秸稈了,黃豆粒干干凈凈地都留在了機器里面,太神奇了!”李學志告訴記者,他小時看到這樣的“龐然大物”高效地收割作業(yè),充滿了驚訝和好奇,常常追著收割機看上幾個小時,總以為機器里面藏著好多干活極快的工人在忙著脫粒、篩選。
對比小時候看到全家人在田里辛苦勞作,李學志見識了現(xiàn)代化農業(yè)機械的優(yōu)勢。于是他暗下決心,要為當?shù)剞r機化發(fā)展做一份貢獻。
配套的約翰迪爾大豆割臺
S660駕駛室內部
農機致富夢成為現(xiàn)實
2005年,李學軍在經營了三年自家土地后,開始專職做農機服務。那一年他通過朋友介紹、推薦,購買了一臺約翰迪爾1048型聯(lián)合收割機。
“這臺1048收割機喂入量達到了4公斤(4 kg/s),在當時算是大喂入量的高端收割機了。這臺收割機是我購買的第一臺收割機,一共使用了3年時間,幫助我創(chuàng)收了28萬元。”李學志依稀記得當時駕駛約翰迪爾1048型聯(lián)合收割機作業(yè)的經歷,連連感嘆,“這臺機器效率很高,我曾經24小時收過30坰黃豆,當時朋友一同購買的佳聯(lián)機器,最多24小時收15坰地。而且這臺收割機收大豆的破碎率非常低,脫粒能力強,清選還干凈?!?/p>
靠著這臺收割機,李學志開始了自己的農機夢,也獲得了一定的積蓄。同時,他也在經營約翰迪爾1048收割機的同時收獲了幸福的愛情。他和妻子在2006年結婚,同年有了他們可愛的小女兒。
李學志正在上小學的女兒眼里,爸爸是一個“很忙但很愛我”的好父親
俗話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有一個默默付出的女人。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勵下,2009年,李學志購買了2臺約翰迪爾2204型拖拉機以及配套的進口農機具(播種機和液壓翻轉犁)。開始為嫩江地區(qū)農戶提供包括播種、中耕、翻地、耙地以及起壟加肥在內的多種農機服務。
在他看來,購買這兩臺約翰迪爾大功率拖拉機“是他做過最正確的事”,這兩臺大功率拖拉機每年能夠幫助李學志創(chuàng)收40余萬元。
融資再助錦上添花
李學志通過多年的努力,實現(xiàn)了他兒時的農機夢,帶領全家老小搬進了城里,住上了新房。同時收獲了幸福的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業(yè)。
李學志無論多忙,只要在嫩江縣,每天都要接女兒放學,再送到美術班學畫畫,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好父親。
如果這些對于一個“80后”農村小伙來說已經算是年輕有為、初獲成功了,那么從去年開始,他通過迪爾融資先后購買了3臺約翰迪爾S660聯(lián)合收割機,并因此踏上了致富的快車道,則可以認為迪爾融資是在他成功之路上錦上添花的最大幫手。
去年7月份,一直關注約翰迪爾聯(lián)合收割機的李學志得知可以通過迪爾融資購買大宗農機,便果斷入手了兩臺約翰迪爾S660型聯(lián)合收割機。
“當時我找到了4位公務員為我擔保,首付了184.1萬元購買了兩臺S660,配齊大豆割臺、谷物割臺和玉米割臺一共花了215萬元,拿到機器后直接開赴內蒙古牙克石地區(qū)開始收割小麥作業(yè)?!崩顚W志通過約翰迪爾簡單便捷的融資審核流程,在短短15天之內就開上了新機器。
他告訴記者,在牙克石地區(qū)收割小麥,一臺S660收割機每天能收700余畝小麥,每畝小麥作業(yè)利潤是15元左右。因為S660收割機在清選效果和損失率方面讓農戶很滿意,所以去年他跨區(qū)作業(yè)的費用回收非常及時。
一個月后,他和機手們回到嫩江地區(qū)開始收獲玉米和大豆。李學志做夢都沒想到,短短1個月時間他竟然收了1 400多公頃玉米,按照最低作業(yè)利潤650 元/hm2 算,他凈收入達到91萬元。加上跨區(qū)作業(yè)的收入,去年,這兩臺S660型收割機為李學志輕輕松松賺到了100余萬元。按照迪爾融資的約定,他及時還上了當年應付的購機款。
嘗到了甜頭以后,他今年再次通過迪爾融資購買了一臺S660型聯(lián)合收割機?!氨緛韮r值238萬元的大宗農機是我可望不可即的夢想,通過迪爾融資降低了購買門檻,讓我獲得了更快的致富模式,迪爾融資的確幫了我的大忙?!崩顚W志告訴記者,因為他的信譽記錄非常好,今年他僅通過4個農機大戶擔保就辦下了新的購機融資手續(xù)。
李學志告訴記者,2016年他還打算購買幾臺迪爾4730高地隙噴藥機。對于未來,他充滿了信心
“80后”農機人的特質
嫩江地區(qū)靠提供農機服務而發(fā)家致富的農機大戶并不在少數(shù),但像李學志這樣的“80后”農機大戶卻并不多見。用約翰迪爾嫩江縣授權經銷處總經理李曉敏的話來說就是:“很少有像他這樣有魄力、有能力又務實的年輕人,在從事農機作業(yè)服務了?!?/p>
的確,80后的農村年輕人更多會選擇遠離祖輩世世代代耕作的土地,他們向往城鎮(zhèn)生活,認為那才是體面的。
但是,李學志卻不這么想,在他看來,“農業(yè)到了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這么大的國家,這么多的人口,糧食問題自古以來都是頭等大事,所以從事農業(yè)、從事農機服務行業(yè)永遠都是朝陽產業(yè)?!?/p>
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未來中國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希望——年輕一代的職業(yè)農民。李學志有過一定的種地經驗,善于接受新鮮事物,做事尊重科學,不盲從、不蠻干,這些都是他成功的原因。
在采訪過程中,嫩江縣七星泡農場正在舉辦約翰迪爾自動導航演示會。得到消息的李學志帶著記者前去觀看,我問他為什么對這個自動導航演示會這樣關心。他告訴記者,他經常在網上瀏覽農業(yè)機械相關的新聞和知識,對于新技術和新產品都會去了解,如果有適合自己的產品就想辦法去購買。
李學志在演示會現(xiàn)場告訴記者,“這個導航系統(tǒng),不但可以節(jié)約土地,增加產量,還可以使機手駕駛強度降低。以后這是大趨勢,我考慮明年先試裝兩臺看看效果?!?/span>
在筆者看來,李學志能夠保持這種敏銳的前沿意識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采訪后記:
李學志的家鄉(xiāng)以及他平日提供農機服務的范圍就在嫩江縣,這里地處松嫩平原,古稱墨爾根鎮(zhèn)?!妒⒕┩ㄖ尽贩Q其“北負群山,南臨沃野,江河襟帶,上下要樞”??梢娫摰貐^(qū)不僅地理位置險要,而且自古就擁有千里沃土,是我國的重要農業(yè)生產基地。
據(jù)了解,近年來,該地區(qū)以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為主的種植方式正在崛起并成為主流,經營方式也由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向合作社、股份制經營等方式轉變,土地大量流轉,連片成塊。因此,對于大功率農業(yè)機械的需求正在不斷攀升。
李學志和農機手們合影
一大批像李學志這樣的有志青年,也決心植根土地,通過個體經營或是組建農機合作社等方式,改變該地區(qū)以往小型機械淺層耕作的傳統(tǒng)模式,提高標準化作業(yè)水平,為該地區(qū)規(guī)?;r業(yè)和現(xiàn)代化農業(yè)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在助力該地區(qū)農機化工作的發(fā)展過程中,他們通常能夠獲得較豐厚的回報進而提高了他們從事大型農機服務的積極性,這一良性循環(huán)也勢必為嫩江地區(qū)乃至整個黑龍江省西部的農業(yè)機械化發(fā)展添磚加瓦。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中國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發(fā)展,靠的就是李學志這樣的“80后”農機人。
鳴謝:
感謝全程陪同此次采訪的嫩江縣約翰迪爾授權經銷處的付敬恒(右一)和英子(左一)和約翰迪爾公司給與的所有支持
采訪過程中,二位作為迪爾人所表現(xiàn)出來強烈的責任心和榮譽感令我記憶深刻。
(完)
編輯:段運紅
攝影:付饒
記者:付饒
除農業(yè)機械雜志社旗下知谷App、知谷網、《農業(yè)機械》雜志等媒體平臺,其他媒體無授權禁止轉載本文。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25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