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德強家庭農場:保護性耕作技術到位,玉米苗情盡顯優(yōu)勢
長春市德強家庭農場:保護性耕作技術到位,玉米苗情盡顯優(yōu)勢
到6月27日,長春市九臺區(qū)興隆鎮(zhèn)德強德強農場200多公頃采用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種植的玉米,苗期深松施肥己全部結束,玉米長勢特別整齊,植株最高的己近1.5米,并且葉片顏色正,同在作業(yè)服務的該區(qū)興隆鎮(zhèn)、紀家鎮(zhèn)各種種植方式比,玉米長勢都是一流的。十里八村的不少農民都夸獎老潘,"不僅把保護性耕作宣傳說得明明白白,并且也種明白了,做得好,苗好,還是老潘的種法好"。同時農場主老潘在保護性耕作微信群中的每天一講的保護性耕作交流,依然雷打不動在堅持天天講,目前己連續(xù)講了五百天。
當問到在今年氣候對保護性耕作種植優(yōu)勢并不明顯下,你為什么今年玉米秸稈覆蓋的保護性耕作反而種的好、出的好、長的好呢?老潘說:"都說保護性耕作是'懶漢’種地法,其實,玉米保護性耕作不能就認為就免耕播種,粗拉種地,要種好、要高產,決不能'懶法`去做,就必須也要做到精心細作,技術到位,才能顯示出保護性耕作的優(yōu)勢"。
為了搞好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可以說老潘他們技術沒少學、勁沒少費、招沒少想、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才把技術規(guī)范標準實施到位。
從去年秋季以來,老潘就積極主動參加長春市、九臺區(qū)和東北黑土地聯(lián)盟組織的保護耕作技術培訓學習,并且在主動交流自己的應用實踐體會;多次考察了解保護性耕作條耕技術,秋季進行條耕作業(yè)示范;又新添了條耕機、自走式高架植保等新型農機裝備。為能夠保留下田里秸稈,他主動找鄉(xiāng)村干部匯報協(xié)調,爭取支持不燒秸稈。
在秸稈全覆蓋保護性耕作技術實施過程中,德強農場進一步完善了技術環(huán)節(jié)和作業(yè)過程,200多公頃秸稈全覆蓋地塊全部采用了秸稈歸行條耕技術,補齊了保護性耕作前期地溫低、出苗慢的短板;采用新型種子包衣劑,解除了對地下害蟲的擔心;使用封閉與滅殺相結合的除草劑,雜草問題得到很好控制;全部進行苗期深松,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強了蓄水抗旱能力;采用分期施肥,在苗期深松同時,在苗兩側每公頃深施200公斤氮肥,充分發(fā)揮肥效,防止后期拖肥。同時,配置的高效植保機具,隨時好防控病蟲害的準備。
老潘的保護性耕作大講堂,天天講,是從去年開始的。自打去年疫情發(fā)生以來,他 就組建起保護性耕作種地群,設立了保護性耕作大講堂,從2020年2月初開始,天天是早上或晚上,利用30分~50分時間,在群里大講堂,由他為農民進行保護性耕作技術和政策的相關講座,熱情傳播普及傳播保護性耕作技術知識,啟發(fā)、動員、引導更多的農民了解認識和接受保護性耕作,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到目前為至,開展講座已經五百天,可以說是天天不落、天天講,每天都有新內容,受到農民的歡迎和稱贊。
今年省、市保護性耕作專家組和有關農業(yè)部門領導都曾到德強家庭農場進行考察調研,對該農場今年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的技術做法和實施效果,給予了充分肯定。6月份,老潘還在東北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科技創(chuàng)新聯(lián)盟網上大講堂做了經驗交流介紹。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25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