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秋收晾曬難、收割難,農業(yè)專家來支招(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能被低估)
農機大全網(m.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水稻秋收晾曬難、收割難,農業(yè)專家來支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能被低估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水稻秋收晾曬難、收割難,農業(yè)專家來支招 ♂
水稻秋收晾曬難、收割難,農業(yè)專家來支招資料圖
晾曬難
措施:逐步完善糧食產后服務,推廣烘干設備使用,鼓勵農民流轉土地,加入專業(yè)合作社當新型農民。
眼下正是秋收時節(jié),廣安武勝縣鳴鐘鄉(xiāng)龍鰲村70多歲的彭代文及老伴站在田坎邊,看著收割機不到兩個小時就將自家3畝多的水稻收割完畢。望著金燦燦的稻谷,彭代文卻憂心忡忡。
他說,一年一度的煩心事又來了。由于自家院壩小,沒有專門的曬谷場,他家3000多斤稻谷只有曬到公路上,為此經常遭到過路人的責罵。
像彭代文一樣遭遇“曬谷難”的農戶,在廣安市不算少數,他們的行為不僅妨礙交通,還存在安全隱患。對此,記者深入廣安市農村進行探訪,并走訪了相關部門。
問題:公路變“黃金大道”安全隱患令人憂
8月19日下午5點過,在廣安區(qū)蒲蓮鄉(xiāng)場鎮(zhèn),記者看到近一半寬的路面都“穿”上了“黃金甲”,一輛貨車疾馳而過,車輪卷起層層稻谷??粗约业竟缺荒胨椋焉彺宕迕窭钸h云心疼不已,趕緊回屋拿出數個木桶,設置路障,“這條路上貨車、客車很多,但我們沒辦法,總不能讓谷子爛在家里吧,必須搶抓晴好天氣,不然遇到雨天就慘了!”
8月18日,在岳池縣石埡場鎮(zhèn),不少居民在瀝青路上晾曬稻谷,為防止被車輛碾壓,有的居民在公路邊用石塊、樹根、路錐等設置障礙,更有甚者拉起“警戒線”,用大型農具圍成了“禁駛區(qū)”,擋住過往車輛的去路?!斑^去這條路路況很好,但一到這個節(jié)點,農民就開始在公路上曬稻谷,車輛容易打滑,非常危險。”開車經過這條路的唐歡說道。
“以前,在村里可以互借院壩,還可以在村廣場等空地曬谷,我們隨子女進城后,又舍不得丟掉莊稼,現如今豐收了,只有在路面‘見縫插針’曬谷?!痹搱鲦?zhèn)居民伍運軒告訴記者。
據市公路管理處路政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安市部分農民或因缺乏曬場,或因自家院壩光照不好等原因在公路上打場曬糧,屢禁不止,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這不僅容易導致交通安全事故,路面上受汽車尾氣污染或直接在瀝青路面曝曬過的糧食還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破解:兩大模式“不愁曬”不再靠天曬糧
8月21日,在四川天禾糧油有限公司飛龍庫的稻谷烘干中心,工人們將武勝縣種糧大戶蔡清明剛從稻田里收割來的濕稻谷倒入大型除雜機除雜后,再倒入低溫烘干機進糧口,不一會兒,10余噸濕稻谷都被“吞下肚”。設置好安全倉儲目標含水量12.5%,啟動烘干設備后,約10個小時,經干燥處理后的稻谷經傳送裝置完成裝車。
“烘干機烘谷既省力、省時、省錢,又不受曬場、天氣限制?,F在割了稻谷找車拉到這里,幾十噸稻谷用烘干機花不了幾天時間就烘干了!”談起曬谷問題,蔡清明笑著說,他在武勝縣鳴鐘鄉(xiāng)流轉土地580畝種水稻,年產量260噸左右,用機器烘干解決了過去“有天無地曬、有地無天曬”的難題。
隨后,蔡清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用烘干機烘干一噸稻谷的成本在120元左右,雇晾曬工翻曬、搬運一噸稻谷的成本至少200元。此外,機器烘干可明顯提高稻谷的成色和品質,比人工晾曬多賣20元/噸。
同蔡清明一樣,廣安區(qū)龍臺鎮(zhèn)高水村農戶胡承弟也解決了曬谷難題。他種了10余畝地,今年與廣安區(qū)新力糧油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濕稻谷產銷合作協議,根據稻谷的含水量,收購價為2元至2.16元/公斤,他只用安心種糧,水稻收割后,收糧企業(yè)就會上門收購,再也不用擔心曬谷問題,“我算過一筆賬,賣干稻谷與濕稻谷的利潤差不多。”
據市糧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種糧大戶利用稻谷烘干設備銷售干稻谷;普通農戶實行訂單生產,直接銷售濕稻谷,這兩種模式既節(jié)省了曬谷的勞動力,又提高了水稻的商品率。
支招:完善糧食產后服務解農戶后顧之憂
“政府想得真周到,‘五改三建’還給我們專門修建院壩,現在曬稻谷不愁沒地兒了。”8月22日,武勝縣鳴鐘鄉(xiāng)大石村貧困戶蔣紹俊,一大早就將剛收的稻谷運到自家新建的寬敞院壩里晾曬。
據市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由于水稻生產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農戶大面積通過機器收割稻谷,需晾曬的稻谷量較大,院壩的面積與農戶所需形成矛盾。
為此,廣安市在加強貧困村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時,加快推進“五改三建”工程,同時,在建設幸福美麗新村聚居點時,充分考慮農戶的日常生活所需,將修建院壩納入規(guī)劃中,緩解農民“曬谷難”。
在市糧食局相關負責人看來,農民將公路當曬場,曬場缺乏只是其中一個原因,而根源在于廣安市糧食晾曬方式過于傳統?!皶竦竟葢勺匀粫窀上驒C器烘干轉變,這不僅能提高糧食入庫率,還能避免自然晾曬帶來的二次污染?!?/span>
如何才能助推這一轉變?該負責人建議道,廣安市應逐步完善糧食產后服務,向農民推廣經濟適用型烘干設備的使用;另一方面,引導群眾自愿將土地流轉給專業(yè)合作社或種植大戶,獲取土地租金,鼓勵轉出土地的農民到合作社務工,每月領取薪水,當新型農民。
收割難
措施:提高水稻機械化收割水平,引進推廣輕便、質量優(yōu)良、性能先進、性價比高、農民認可的小型水稻收割機械。
“我們這里地勢不好,收割機進不來,每到水稻收割季節(jié),我們真是又喜又愁。”8月19日早上6點過,鄰水縣九峰鄉(xiāng)方井村村民方世云趁著太陽還不大,在稻田里忙了起來。
眼下正是水稻收割季節(jié),按理說農民可以享受收獲的喜悅了,但廣安市部分山區(qū)農民卻面帶愁云。連日來,記者行走在鄰水三山兩槽,不時可以看見這樣的場景:金燦燦的稻田里,彎腰割禾的農民揮汗如雨;頭發(fā)花白的老人挑著剛割下的稻谷匆匆往家里趕……
現狀:山丘區(qū)水稻仍以人工收割為主
“天氣熱,收曬稻谷又得搶時間,累得遭不住,不種稻谷的話又覺得上好的田荒著可惜。”方世云在自家的3畝稻田里,和3位村民正揮舞著鐮刀搶收稻谷,早已汗如雨下。方世云告訴記者,現在農村勞動力很缺乏,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些中老年人。每年收水稻的時候,看著豐收的水稻真是又喜又憂。
九峰鄉(xiāng)方井村是典型的山丘地帶,地勢高,道路條件相對薄弱,并以小塊的梯田為主,不便于機器收割,因此,該村與很多山丘地區(qū)一樣,收割稻谷時只能靠人力。
“現在,也有一些小型收割機是可以到山丘地區(qū)收割稻谷的,但與大、中型收割機相比,每畝要高出120元至200元,這個價格不是每個農民都能接受的?!睋徦h農業(yè)局工作人員介紹,鄰水縣水稻栽植面積36.3萬畝,水稻機收和人工收割各占一半,在該縣的山丘地帶,由于地勢、成本等多種原因,仍然以人工收割為主。
算賬:人工收割比機器收割價格高5倍
“我這5畝地(水稻),如果在地勢平的地方,收割機最多兩個小時就收完了,現在用人工來收割的話,最快也要七八天?!狈绞涝聘嬖V記者,在水稻成熟之前,他就開始到各村去聯系農民收割,一方面人手確實缺乏,另一方面,人工收割太辛苦,沒多少村民愿意干。找來找去,他也只找到三四個人來幫忙。
同時,方世云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請人收割水稻,每天每人要給150元,而且還得給一包煙和管一頓飯,一畝田需要4個人割一天,這樣算下來,人工收割1畝水稻的成本在600元以上;用機器收割水稻,1畝田只需100元。相比起來,用機器收割水稻比請人工收割劃算多了。而用收割機平均1天可以收獲七八畝田的水稻,相比人工,機收效率也高出許多。
期待:山丘地區(qū)農民希望實現機收
當天下午,太陽太大,方世云和幫忙收稻谷的村民停下了手里的活兒。其他幾位村民在家中休息,而方世云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龍橋鄉(xiāng)河壩村的妹妹家,準備在這里再請幾個人去幫他割水稻。
才下車,方世云就被田間隆隆的機器聲吸引,只見“稻客”駕駛著收割機奔忙在翻滾的稻浪中。
妹妹家有3畝多水稻,按照傳統的收割方式,妹妹和妹夫少說也得5天才能完成收割任務??墒?,收割機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便大功告成,而且沒有稻殼,沒有草衣,只需運回家曬干就可以歸倉了。
方世云看著眼前穿梭的機器,心生向往,他期待著有一天,不再為割谷而煩憂,機器可以開進山丘的田間,為山丘地區(qū)農民致富插上“翅膀”。
而這,也正是眾多山丘地區(qū)百姓的共同期待。據相關農業(yè)專家介紹,目前,廣安市正把破解山丘地帶水稻機械化收割難題,作為提高水稻機械化收割水平的主要突破口,在進一步抓好平壩地區(qū)水稻機收工作的同時,大力引進推廣輕便、質量優(yōu)良、性能先進、性價比高、農民認可的小型水稻收割機械,以適應山丘地帶農民水稻收獲之用,讓山丘地區(qū)農民也獲得便利。
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能被低估 ♂
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能被低估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10日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把一氧化二氮排放考慮在內,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能比此前估計水平高出近一倍。
美國環(huán)境保護基金組織的研究稱,近年來,水資源短缺導致越來越多的地區(qū)采用間歇性淹水法種植水稻。但在分析稻田對氣候的影響時,間歇性淹水稻田釋放的高水平一氧化二氮此前并未被計算在內,導致水稻種植對全球變暖的影響被嚴重低估。
一氧化二氮,又稱氧化亞氮,是重要的長效溫室氣體。在20年到100年時段中,其捕獲大氣熱量的能力是甲烷的數倍。最新研究顯示,間歇性淹水稻田釋放的一氧化二氮水平高達持續(xù)性淹水稻田的30到45倍,后者釋放的主要溫室氣體是甲烷。
研究小組通過稻田實地測量及估算發(fā)現,從全球范圍內來看,間歇性淹水稻田和持續(xù)性淹水稻田釋放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的長期影響相當于約600個燃煤電廠的增溫效應。
更值得擔心的是,目前水稻種植中用于降低甲烷排放的灌溉和有機質管理技術反而會使一氧化二氮排放增加。
該研究稱,包括美國、中國、印度在內的多數水稻生產國都沒有將與水稻種植有關的一氧化二氮排放計入向聯合國提交的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中。
研究人員建議,如果使用淺灌而非間歇性淹水,灌溉式水稻種植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有望降低六成。而如果將淺灌與氮和有機質管理精心結合起來,甚至可使某些農場的溫室氣體凈排放降低九成。
水稻種植機械化新技術現場觀摩會:蘇州久富盡顯領跑者風采 ♂
水稻種植機械化新技術現場觀摩會:蘇州久富盡顯領跑者風采6月10日上午,揚州市江都區(qū)吳橋鎮(zhèn)世元村一處水田田埂上人聲鼎沸,機聲隆隆。來自揚州市各地的農業(yè)農村局負責人、農機推廣站相關負責人、種糧大戶以及農戶代表近百人正在觀摩水稻種植機械化新技術現場作業(yè)演示。中國工程院院士、揚州大學張洪程教授蒞臨現場指導。
在活動演示現場,蘇州久富農業(yè)機械有限公司為現場會提供了水稻毯狀缽體苗機插技術、水稻側深施肥機插及定點施藥技術、水稻機械化穴直播技術共三種新種植技術機械并進行了演示作業(yè)。現場演示作業(yè)機具適應性好、生產解決方案智能化程度高,不僅贏得了現場人員的好評,還向行業(yè)展示了蘇州久富在水稻種植機械化新技術方面的全新實力。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各方面專家與參會人員就水稻機械化種植農機農藝融合新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交流。蘇州久富工作人員介紹了企業(yè)發(fā)展情況、三種水稻種植機械化新裝備的特點優(yōu)勢以及實際應用情況。
現場會通過對水稻種植機械化新技術現場演示,進一步強化農機農藝融合,以技術與裝備創(chuàng)新為抓手,有序推動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體系多元化發(fā)展 。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26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