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農業(yè)氣象條件對糧食產量影響弊大于利
今年農業(yè)氣象條件對糧食產量影響弊大于利
9月17號下午,省氣象局召開《2007年吉林省作物生長期農業(yè)氣象條件分析》通報會,對我省的農業(yè)氣象條件進行了分析,今年農業(yè)氣象條件對糧食產量影響弊大于利。
今年我省農作物生育期間總的氣候特點是:積溫多,日照充足,但降水偏少,且地區(qū)分布不均,發(fā)生了較重的干旱災害。省氣象局農業(yè)氣象研究所所長劉實說:“ 5月到9月10號,我省中西部地區(qū)積溫在2710—2900度 日之間,比常年同期多120—200度日,其他市洲積溫在2400—2650度日之間,比常年同期多67—105度日。5月到9月10號,全省平均降水量為384.7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18%。”據了解,與常年相比,今年我省的春播期全省氣溫偏低,大田作物播種期推遲,6月份全省又持續(xù)高溫少雨,發(fā)生了歷史上罕見的嚴重干旱,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70%以上,7月中、下旬降水特少,我省中西部主要產糧區(qū)又出現(xiàn)了嚴重伏旱。由于旱上加旱,導致作物產量形成受到嚴重影響,直接導致糧食減產,加之又有局地洪澇、冰雹、龍卷風和大風災害發(fā)生,總的來看,今年農業(yè)氣象條件對糧食產量影響弊大于利。劉實表示,雖然全省玉米、水稻高產作物面積增加、新農業(yè)技術大面積的推廣實施,氣象部門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開展人工增雨和消雹作業(yè),但由于遭受嚴重干旱災害的影響,今年糧食產量將大不如大豐收的去年。省氣象部門建議:目前我省糧食作物處于灌漿后期,乳熟期比常年偏晚10天以上。為了減輕前期干旱災害造成的不利影響,各地要進一步樹立抗災奪豐收思想,采取有效促早熟措施,促進農作物灌漿成熟。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m.97661a.com/news/207314.html